短短两年内,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文物被曝出破坏了三件。连日来,此事在岛内引发舆论热议以及社会各界质疑。 11月3日,台北故宫博物院公布了“清乾隆青花花草盘”掉落破坏一事的行政惩处效果。 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发布的消息稿称,针对该博物院器物处瓷器科工作职员2022年5月19日整理文物时,在作业过程中因操纵疏忽致“清乾隆青花花草盘”掉落破坏一事,台北故宫博物院依情节轻重,惩处2名职员:此中一人因实行公务疏失致文物庞大损毁,核予记大过1次;另一人未妥善照管文物盒,在盒内尚有文物的环境下,未确认扣上盒子系带,他人因疏失而致文物损毁,核予记申诫处分2次。 3日晚,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吴密察在电视节目中披露了工作职员“失手”冲破“清乾隆青花花草盘”的过程:涉事锦盒中收藏有6件文物,一位工作职员将此中的4件文物取出后,忘记把锦盒的扣子扣上,也没有告诉同事内里另有文物。另一位工作职员误以为6件文物都已取出,发现锦盒里的布有些脱落,想把布黏上时将锦盒翻过来,导致两件文物掉出,此中一个其时接住了,“清乾隆青花花草盘”没接住就破坏了。 此前,台北故宫博物院公布的3件典藏文物破坏环境照片表现,“清乾隆青花花草盘”损毁环境最为严峻,裂成约7片巨细不等的碎片。 “清乾隆青花花草盘”毁损环境。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 据台湾媒体报道,10月28日,中国国民党籍民意代表陈以信披露,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文物破坏,而院方存在遮盖不报的环境。台北故宫博物院当天发布消息稿,认可2021年至2022年间,该博物院有三件明清瓷器藏品出现破坏环境。 根据消息稿,2021年2月3日、2022年4月7日,该博物院器物处瓷器科工作职员整理文物时,打开文物包裹后发现“明弘治款娇黄绿彩双龙小碗”“清康熙款暗龙白里小黄瓷碗”破坏;2022年5月19日整理文物时,工作职员在作业过程中疏忽,致“清乾隆青花花草盘”掉落破坏。 吴密察在随后的记者会上称,破坏的“只是一样平常古物”,乃至不是“紧张古物”,并称“在我的任期内,只有这唯三的文物损毁,而这三件文物也未曾对外展出过”。 迫于外界压力,院方10月31日向台政府立法机构提交关于双龙小碗、小黄瓷碗破碎的开端观察陈诉称,破碎或因关上铁箱时,因人为施力按压或空间缩减导致文物碰撞,或是之前就有肉眼无法瞥见的暗伤或裂璺。 该开端观察对毁损缘故原由及行政责任并无详细结论,仅推断双龙小碗破碎时间是“2012年3月2日大盘货后,至2021年2月3日被发现前”,小黄瓷碗破坏时间推测是在“2020年第1季院藏文物抽点后”。 别的,台北故宫博物院11月1日在回应时还披露了一项数据:该博物院近两年发生的文物伤损并非个案。积年修护记载表现,瓷器因严峻水平不一的伤损破碎环境,经评估送修的数目共计359件。 据新华社报道,“文物破坏且不止一件”如许严峻的变乱经人爆料才浮出水面,引发各方质疑台北故宫博物院有隐匿之嫌。 陈以信质疑,文物受损,为何颠末一年半载吴密察未曾自动向大众阐明?为何耽搁观察时间以至于监控录像过了生存时间?他以为观察陈诉“显着与究竟不符”,国民党团更是整理了陈诉的“十大疑点”,要求院方表明清晰。 台行政机构负责人苏贞昌曾回应,事发事后吴密察向他陈诉了,其时他交接吴密察依步伐处置惩罚。但面临舆论追问是否建立专案组举行观察,苏贞昌言辞闪耀,表现“会多加斟酌”,被质疑是在“隐匿原形”。 台媒《中国时报》刊发批评文章指出,“(台北)故宫国宝被冲破且不止一件”如许的变乱却是经过“立委”爆出才浮出台面,各方已然质疑台北故宫有隐匿之虞。院长吴密察在记者会上仍夸大“只是一样平常古物”不是“国宝”,乃至不是“紧张古物”的心态,不但惹议,观察陈诉扯前朝,也数落已往对瓷器的储存方式落伍,关键监督影像消散,不但难释疑外界对台北故宫“内神通外鬼”的疑虑,也重创其专业形象。 |